2024年度,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共255项,预算总经费7.61亿元,年内到位经费2.23亿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项、课题1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项,优秀青年基金4项,优秀青年基金(海外)1项,重点基金6项;中国科学院基础与交叉前沿科研先导专项1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项目11项;地方重点研发计划17项,地方科技攻关计划7项,地方自然科学基金11项。
序号 |
项目名称 |
编号 |
类别 |
负责人 |
起止日期 |
总经费 (万元) |
1 |
大水面生态渔业保护与利用技术 |
2023YFD24009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郭传波 |
2023-2027 |
|
2 |
大水面增养殖与水生态系统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
2023YFD240090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郭传波 |
2023-2027 |
420 |
3 |
黄鳝和鳜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系)培育 |
2024YFD24015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胡炜 |
2024-2028 |
|
4 |
黄鳝性逆转和生长的遗传基础与相关基因发掘 |
2024YFD240150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胡炜 |
2024-2028 |
375 |
5 |
虾贝参蟹绿色优质养殖营养调控机制和精准饲料技术 |
2023YFD24020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解绶启 |
2023-2027 |
|
6 |
克氏原螯虾绿色优质养殖营养调控机制和精准饲料技术 |
2023YFD240200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解绶启 |
2023-2027 |
540 |
7 |
有毒金属感知修复的智能生物体系 |
2020YFA09074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缪炜 |
2021-2025 |
|
8 |
有毒金属感知修复生物体系的设计与装配 |
2020YFA090740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缪炜 |
2021-2025 |
559 |
9 |
斑马鱼发育与代谢突变体库的系统创制 |
2018YFA08010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孙永华 |
2019-2024 |
|
10 |
突变体资源的系统保藏和表型数据库建立 |
2018YFA0801007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孙永华 |
2019-2024 |
931 |
11 |
重要养殖鱼、虾高产和抗病性状形成的分子调控网络研究 |
2022YFF10003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殷战 |
2022-2027 |
|
12 |
淡水鱼类生长性状形成及调控网络研究 |
2022YFF100030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殷战 |
2022-2027 |
1675 |
13 |
高产高抗优质鲫鲤新种质创制及突破性新品种培育 |
2023YFD24002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周莉 |
2023-2027 |
|
14 |
鲫抗出血病遗传机制解析及高产高抗鲫新品种培育 |
2023YFD2400201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周莉 |
2023-2027 |
610 |
15 |
黄渤海生态智慧型海洋牧场构建与融合发展模式 |
2023YFD24011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张立斌 |
2023-2026 |
1904 |
16 |
水产养殖动物育性控制技术研究 |
2022YFD24018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翟刚 |
2022-2026 |
200 |
17 |
草鱼配子操作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 |
2024YFD24023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何牡丹 |
2024-2027 |
200 |
18 |
重要养殖鱼类鲤基于可控原始生殖细胞的生殖开关育种技术 |
2024YFD24026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陶彬彬 |
2024-2028 |
200 |
19 |
反刍动物和鱼类中共生纤毛虫和细菌的共性遗传互作 |
2022YFF10011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熊杰 |
2023-2025 |
200 |
20 |
贝虾基因编辑育种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
2022YFD2401400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张琳琳 |
2022-2026 |
200 |
21 |
海洋牧场智能管控与少人化精准协同作业应用示范 |
2021YFB3901304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杨红生 |
2021-2025 |
1920 |
22 |
借腹怀胎和基因编辑技术创制优质抗出血病新种质 |
2023YFD240160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昌鸣先 |
2023-2027 |
300 |
23 |
鄱阳湖韧性湿地模式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023YFC320900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陈宇顺 |
2023-2027 |
282 |
24 |
鱼群观测特征基线数据库构建与智能识别系统研发 |
2022YFB320690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段明 |
2022-2025 |
370 |
25 |
鱼类饲料生产和投喂等全链条关键技术和智能化装备 |
2023YFD2400605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韩冬 |
2023-2027 |
315 |
26 |
长江流域水产品查证溯源数据平台构建及应用 |
2022YFF0608204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何舜平 |
2022-2025 |
169 |
27 |
光合藻细胞底盘的理性设计和再造 |
2024YFA0919703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黄伟超 |
2024-2029 |
510 |
28 |
虾(蟹)-稻种养高质高效关键技术与轻简化装备研发与示范 |
2023YFD240180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李为 |
2023-2027 |
480 |
29 |
牡蛎耐高温新品种培育及应用 |
2022YFD2400304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李莉 |
2022-2026 |
390 |
30 |
牙鲆耐高温新品种创制及育繁推体系建设 |
2022YFD2400404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吴志昊 |
2022-2026 |
130 |
31 |
基于稀有鮈鲫、金鱼的水生生物实验动物化研究 |
2023YFF072460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叶鼎 |
2024-2028 |
220 |
32 |
赤水河流域食物网特征及鱼类营养关系调查 |
2022FY100403 |
基地与人才专项 |
刘焕章 |
2022-2026 |
190 |
33 |
伊犁河谷水生生物和野生动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 |
2021xjkk0504 |
基地与人才专项 |
杨连东 |
2021-2024 |
266 |
34 |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周莉 |
SQ2023RA24910162 |
基地与人才专项 |
周莉 |
2023-2027 |
80 |
35 |
抗出血病新品种(系)培育与繁养技术研发 |
2023ZD0406503 |
科技创新2030 |
黄容 |
2023-2025 |
1310.9 |
36 |
基因组重构技术研发和高产新种质创制 |
2023ZD0405504 |
科技创新2030 |
汪洋 |
2023-2025 |
551 |
37 |
抗出血病性状遗传多样性评估与新种质鉴定 |
2023ZD0406501 |
科技创新2030 |
徐镇 |
2023-2025 |
790.9 |
38 |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 |
国家级其他项目 |
李莉 |
2021-2024 |
80 | |
39 |
贝类发育机制与遗传改良 |
国家级其他项目 |
郇聘 |
2023-2026 |
120 | |
40 |
牡蛎抗病育种 |
国家级其他项目 |
张扬 |
2023-2025 |
210 | |
41 |
鱼类生殖细胞发育与生物技术 |
320250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孙永华 |
2021-2025 |
400 |
42 |
鱼类黏膜免疫 |
3222505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徐镇 |
2023-2027 |
400 |
43 |
鱼类多样性与保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苏国欢 |
2024-2026 |
200 | |
44 |
水产生物免疫学 |
3232208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陈善楠 |
2024-2026 |
200 |
45 |
鱼类糖脂代谢调控 |
3212208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金俊琰 |
2022-2024 |
200 |
46 |
鱼类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 |
3232208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李顺 |
2024-2026 |
200 |
47 |
原生动物进化基因组学 |
321220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熊杰 |
2022-2024 |
200 |
48 |
深海与深渊鱼类多样性形成历史及其适应性演化研究 |
423304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何舜平 |
2024-2028 |
230 |
49 |
鲤鱼性别决定基因ccMD的鉴定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3203011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胡炜 |
2021-2025 |
305 |
50 |
鱼类远缘杂交形成可育品系繁殖的生物学机制 |
3229325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胡炜 |
2023-2027 |
325 |
51 |
原生动物四膜虫的交配识别与物种形成 |
321300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缪炜 |
2022-2026 |
285 |
52 |
淡水养殖鱼类单殖吸虫病的发生与防控机制研究 |
322301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王桂堂 |
2023-2027 |
268 |
53 |
孕酮类激素对鲤科鱼类性腺发育和配子生成调控机制与育性可控的应用研究 |
322301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殷战 |
2023-2027 |
269 |
54 |
基因组或亚基因组整入致鱼类生长性状改良的遗传机制 |
3193011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周莉 |
2020-2024 |
303 |
55 |
肝细胞核因子HNF4在青鱼免疫代谢调控中的机理研究 |
U22A2053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昌鸣先 |
2023-2026 |
257 |
56 |
鱼类肌肉硬度性状形成的营养代谢与调控机制 |
U21A202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韩冬 |
2022-2025 |
260 |
57 |
多倍体养殖鱼类性别决定系统演化的遗传基础解析 |
U23A2024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李熙银 |
2024-2027 |
254 |
58 |
海洋棘皮动物和鱼类的常见环境应激耐受机制研究 |
4246116025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张立斌 |
2025-2027 |
170 |
59 |
322115400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徐镇 |
2022-2024 |
19 | |
60 |
鱼类在鱼道中的延迟洄游行为及其成功过坝后的生存策略 |
3217295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段明 |
2022-2025 |
58 |
61 |
长江流域禁渔湖泊鱼类物种、功能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维持机制研究 |
3217298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郭传波 |
2022-2025 |
58 |
62 |
自噬拮抗GCRV的分子机制及育种潜力 |
320730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何利波 |
2021-2024 |
58 |
63 |
合子基因的转录沉默态对鱼类卵子质量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
3227313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何牡丹 |
2023-2026 |
54 |
64 |
抗草鱼出血病的多基因聚合育种研究 |
323731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黄容 |
2024-2027 |
50 |
65 |
黄河上游鱼类多维多样性对梯级水电开发的响应及其驱动机制 |
3217165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贾银涛 |
2022-2025 |
58 |
66 |
鱼类组合放养对浅水湖泊生物群落和水环境的生态调控机制研究 |
3237313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李为 |
2024-2027 |
50 |
67 |
甲基转移酶set7/9在鱼类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机制 |
3227317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刘兴 |
2023-2026 |
54 |
68 |
Tmem39b-Crp2-NF-κB调控鱼类抗寒的分子机制研究 |
3227312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龙勇 |
2023-2026 |
54 |
69 |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调节鱼类低温适应的机制 |
3217295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娄气永 |
2022-2025 |
58 |
70 |
武汉城市湿地纤毛虫生物多样性研究 |
3237047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罗晓甜 |
2024-2027 |
51 |
71 |
组蛋白去乙酰化因子Sinhcaf维持鲤原始生殖细胞命运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
3237312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陶彬彬 |
2024-2027 |
50 |
72 |
银鲫全单倍型基因组解析与抗病相关等位基因关联研究 |
322731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汪洋 |
2023-2026 |
54 |
73 |
岩溶地下水补给河流沉水植物生物量分配策略研究 |
4217228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王培 |
2022-2025 |
60 |
74 |
Cfap58在丝尾鳠性别决定和精巢发育中的功能研究 |
32172974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王忠卫 |
2022-2025 |
58 |
75 |
表面生物膜对微塑料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
4237740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熊雄 |
2024-2027 |
49 |
76 |
新型溴代阻燃剂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内暴露、毒性效应及分子机制研究 |
4217726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杨丽华 |
2022-2025 |
57 |
77 |
新溴代阻燃剂对斑马鱼肝脏发育和再生过程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
4237728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杨丽华 |
2024-2027 |
49 |
78 |
准噶尔雅罗鱼适应性分化的多组学整合研究 |
3217048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杨连东 |
2022-2025 |
58 |
79 |
蓝细菌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中缺氮诱导的sRNA ApcZ调控pmgA的分子机制及生物学功能研究 |
3227013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湛交 |
2023-2026 |
54 |
80 |
轮虫个体大小随纬度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
3217151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张欢 |
2022-2025 |
58 |
81 |
基于群体基因组学的我国裙带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局域适应性进化研究 |
4217610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单体锋 |
2022-2025 |
58 |
82 |
简单重复序列在对虾盐度适应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的研究 |
4217610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袁剑波 |
2022-2025 |
58 |
83 |
野生海带响应气候变暖的生态适应机制及地理分布动态研究 |
3227038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张杰 |
2023-2026 |
54 |
84 |
对虾淋巴器官类炎症反应的细胞特征和分子调控研究 |
3227317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刘媛 |
2023-2026 |
54 |
85 |
海洋硅藻PGR5/PGRL1蛋白感知和适应波动光的作用机制研究 |
4227614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王广策 |
2023-2026 |
56 |
86 |
亚洲-西太平洋典型缟虾虎鱼谱系多样化格局的时空演化研究 |
4227610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肖永双 |
2023-2026 |
56 |
87 |
皱纹盘鲍酪氨酸酶基因家族对贝壳性状的调控机制研究 |
3227312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郇聘 |
2023-2026 |
54 |
88 |
对虾NLR调控血细胞免疫稳态的作用机制研究 |
3237316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李诗豪 |
2024-2027 |
50 |
89 |
深海多鳞虫树枝状鳃的功能适应性研究 |
4237609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张琳琳 |
2024-2027 |
51 |
90 |
甘油缓解红球藻光系统I低温光抑制的机制 |
323704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张立涛 |
2024-2027 |
50 |
91 |
基于单细胞RNA-Seq技术分析刺参肠道再生原基细胞的演化命运 |
4207609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孙丽娜 |
2021-2024 |
58 |
92 |
棘皮动物可变结缔组织可塑性的遗传基础与调控机制 |
4227614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孙丽娜 |
2023-2026 |
56 |
93 |
氧化应激介导牡蛎自噬发生的调控机制研究 |
32073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张扬 |
2021-2024 |
69.6 |
94 |
玉足海参“吐丝”的黏性作用及其发生机制 |
4217613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陈廷 |
2022-2025 |
58 |
95 |
沉水植物群落稳定性维持的生态化学计量机制研究 |
3210131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丑庆川 |
2022-2024 |
30 |
96 |
黄颡鱼抗菌肽HBβ-C响应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成熟及功能 |
3210283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丹成 |
2022-2024 |
30 |
97 |
杀鱼爱德华氏菌效应蛋白EseJ抑制巨噬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
3220299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贺甜甜 |
2023-2025 |
30 |
98 |
mTOR/S6K1信号通路调控虹鳟肠黏膜B细胞抗病毒感染的机制研究 |
3230305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孔维光 |
2024-2026 |
30 |
99 |
鲩肠袋虫的适应性进化及与宿主关系的研究 |
3217043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李明 |
2022-2025 |
58 |
100 |
斑马鱼CDK2通过负调控TBK1抑制干扰素抗病毒反应的作用机制 |
3207300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李顺 |
2021-2024 |
58 |
101 |
三峡水库底层鱼类营养生态位对水位变动的响应机制 |
3210279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廖传松 |
2022-2024 |
30 |
102 |
合成多倍体鲫生殖方式的转换与形成机制研究 |
3210278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鲁蒙 |
2022-2024 |
30 |
103 |
利用遗传定位揭示能量代偿关键基因在牡蛎温度适应中的表达可塑性调控 |
3210135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黎奥 |
2022-2024 |
30 |
附件: